2025年04月
報告期內,本集團以“提升效率、創造價值,加強約束、優化結構,強化內生、合理補充”作爲資本管理原則,不斷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充分保障信貸投放,引導資源合理有效配置,促進戰略轉型與價值提升。截至報告期末,本集團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分別爲9.36%、11.00%、12.89%,整體保持穩定。 隨着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以及修訂後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本行將深化資本節約理念,嚴控資本消耗,優化資本佔用結構,提升資本使用效率。同時持續完善資本補充機制,積極拓寬融資渠道,適時適量補充資本,提升全行資本充足水平和風險抵禦能力。
2025年04月
本集團高度重視房地產領域風險防範,認真落實國家關於房地產行業的相關政策和監管要求,按照“穩總量、調結構、強管理、化風險”的總體原則,積極推進落實“金融16條”、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保交房等相關工作,促進本集團房地產業務平穩健康發展。一方面,立足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另一方面,加強房地產領域存量項目貸後管理,積極配合地方政府“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的各項工作 ;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多措並舉加快推進化解存量房地產項目風險。在宏觀經濟回暖和房地產市場企穩的背景下,本集團房地產領域風險總體可控。
截至報告期末,本集團對公房地產相關的貸款、表外授信、標準債權投資、非標債權投資、債券投資等承擔信用風險的授信業務餘額3,951.64億元,比上年末下降245.10億元,降幅5.84%。其中,房地產業貸款餘額3,334.39億元,佔比84.38%,餘額比上年末減少128.59億元,降幅3.71%。保函等表外授信業務餘額17.71億元,比上年末下降10.04億元 ;商業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化(CMBS)、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MBS)及其他資產支持證券業務餘額251.75億元,比上年末下降21.09億元 ;同業投資275.96億元,比上年末下降31.46億元 ;房地產企業債業務餘額59.70億元,比上年末下降48.61億元。本集團承擔信用風險的房地產業務以項目融資爲主,項目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且以項目土地、在建工程抵押,追加項目公司股權質押和集團擔保。截至報告期末,本集團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餘額166.98億元,比上年末減少3.40億元,比半年末減少13.09億元 ;不良貸款率5.01%,比上年末上升0.09個百分點,比半年末下降0.28個百分點。此外,截至報告期末,本集團房地產相關淨值型理財、委託貸款、主承銷債務融資工具等不承擔信用風險的業務餘額534.90億元,比上年末減少111.19億元,降幅17.21%,整體規模較小。
下階段,本集團將繼續嚴格貫徹執行國家關於房地產行業的決策部署和監管要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適度有序發展增量業務。根據業務市場化程度,對各類房地產業務分類施策,力求量、價、質平衡。全面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工作要求,發揮城市融資協調機制作用,對於納入“白名單”的存量出險項目,積極推動風險化解。推動保障性住房收購、保障性租賃住房貸款等政策支持業務,用好再貸款工具,優先支持能夠對本集團存量出險房企產生庫存去化的收購項目。對於市場化房地產業務,迴歸項目本源,結合城市能級和房企實行差異化策略,推動房地產開發業務有序健康發展。
2025年04月
本行不斷加強信用風險主動管理,基於行業研究和信貸政策引領信貸組合安排,強化行業限額和客戶集中度管理 ;建立風險信號分級推送、重大信用風險報告、重點客戶貸後跟蹤會議等主動管理工作機制,壓實各級貸後管理責任,持續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有效防範新增授信風險。報告期內,本行不良貸款生成率1爲1.49%,同比下降0.0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生成率連續四年穩步下降。
本行前瞻性應對不良資產處置化解的新形勢、新變化,調整優化資產保全管理模式,堅持分類施策,注重科技賦能,謀求手段創新,綜合提升處置化解成效。報告期內,本行累計清收處置不良資產673.60億元。其中,清收處置不良貸款636.01億元,按照處置方式劃分,現金清收73.63億元、轉讓98.57億元、不良資產證券化95.89億元、覈銷361.43億元、抵債等其他方式清收處置6.49億元 ;清收處置非信貸不良資產37.59億元。同時,本行持續強化已覈銷資產回收工作,深挖已覈銷資產回收價值,報告期內實現已覈銷資產現金回收101.70億元,繼續保持良好清收成效。
下階段,本行將持續關注外部風險形勢變化,加強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強化信貸政策對業務發展指導作用,推進落實信貸組合管理目標,不斷優化資產結構 ;有效提升貸後管理質效,嚴控新增大額不良資產,加強資產質量源頭管控 ;聚焦房地產、零售信貸等重點領域,穩妥有序推進處置化解工作 ;堅持經營不良資產理念,充分發揮資產保全止損減損作用,有效兼顧風險化解與處置效益的合理平衡。
2025年04月
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非利息淨收入376.00億元,同比下降7.86億元,降幅2.05%。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82.45億元,同比下降9.91億元,降幅5.15%,主要由於代理保險、代理基金費率下調,代理及受託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下降 ;其他非利息淨收入193.55億元,同比增加2.05億元,一方面由於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另一方面,抓住債券市場機會,加大流轉。
2025年,本集團將堅持以服務創造價值,做好客戶綜合服務及產品創新,培育中間業務增長動能,推動非利息淨收入高質量發展。一是做好客戶全量資金服務,以存量客戶挖潛及新客營銷並重,提高公司、零售客羣的財富產品覆蓋度,做大金融資產規模。二是深化供應鏈金融綜合服務,提升交易銀行產品滲透率,帶動上下游客戶延伸,做好公私業務聯動,提升中間業務收入。三是把握消費復甦機遇,持續完善支付場景建設,做強基礎服務。四是化市場前瞻研判,提升債券投資、外匯業務、貴金屬等投資交易能力,促進非息收入增長。
2025年04月
報告期內,本集團淨息差1.39%,同比下降7BP。淨息差下降主要由於資產收益率下行。資產端,受LPR下調及市場利率下行影響,同時貸款投放競爭加劇,資產收益率同比下降 ;負債端,落實利率自律要求,把握利率下行窗口,積極吸收低成本資金,負債成本顯著下降。報告期內,本集團存款付息率2.14%,同比下降17BP,各季度存款付息率環比持續下降。 2025年,本集團將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繼續加強淨息差管理,全力保持息差穩定。資產端,盤活存量,做優增量,加大力度管控低迴報資產,促進優質資產投放,優化資產結構。同時,提高對市場利率的前瞻性研判,充分把握市場機遇,靈活配置各類資產。負債端,嚴格落實利率自律要求,加大力度吸收活期存款,改善存款期限結構,擇機吸收穩定資金,保障流動性穩定的同時,有效壓控負債成本。
2021年11月26日
2000年12月19日,本行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600016。
2009年11月26日,本行H股股票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01988。
2021年11月27日
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2號。
2021年11月28日
投資者可以通過上海交易所網(www.sse.com.cn)或民生銀行網站(www.cmbc.com.cn)查詢有關民生銀行的信息,也可以通過民生銀行的投資者熱線或投資者信箱咨詢有關問題。投資者熱線電話是:(8610)-58560975,(8610)-58560824;投資者信箱:cmbc@cmbc.com.cn。
2024年10月25日
本公司經股東大會決議,聘請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和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擔任本公司報表審計和內部控製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
2021年11月28日
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和年度報告。